活动现场。当科李瑞璇/摄
夏日炎炎,学艺形式多样的术相社会实践让学生们的假期生活不再局限于书本与课堂。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遇天“当科学与艺术相遇——科学元典名篇赏读沙龙”,为青少年打开一扇通往科学与艺术交融世界的决定大门,认识基因并感受生命的成败音符。
随着灯光的标准调暗,一段优美的当科旋律响起,舞台上的学艺“基因三重奏”组合开始演奏《莫扎特主题华丽变奏曲》,开启一段科学与艺术的术相邂逅。
活动中,遇天科普圈“名嘴”、决定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成败科普作家尹烨首先以生动的标准语言,讲述了基因的当科发现及遗传学发展的历史。从达尔文、孟德尔到摩尔根,再到薛定谔、普里戈金,以至当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遗传学的发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他提到,摩尔根一生崇尚实验和事实,正是在怀疑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实验态度推动下,逐步揭示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而其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在于“桃李满天下”,其团队的研究模式对现代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对谈环节,西北大学教授、“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刘建妮与尹烨,基因三重奏的三位艺术家张佳林、张精冶、宋昭,围绕基因与音乐的关系、对艺术天赋的看法等主题畅谈,从不同维度扩展和提升了学生们的视野和创造性思维。
“在基因学领域,‘天赋’这个概念是否存在?”张佳林向两位科学家提问,这个问题源于他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时家长的疑惑,“每星期我们都会遇到‘您觉得我家的孩子适合干音乐这行吗’这样的问题”。
尹烨认为真正有乐感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有一件事情很确定,如果想让一个人爱音乐,只要给他提供类似的环境就行了。张佳林举了个例子:他作为钢琴演奏家每天都会在家弹钢琴,他的儿子在耳濡目染之下,也把钢琴弹得很好。
“环境可以给人提供心理暗示。”尹烨分析,有的家长天天在家打游戏,逼孩子练琴,是不可能培养出音乐天才的。他以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为例,书中提到了一个对应基因的词叫“模因”——通过模仿而非遗传的方式进行传递。
“如果这个大家族都会玩吹拉弹唱,这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大部分人没有演奏音乐的天赋,但我相信热爱音乐、喜爱音乐的氛围,是可以营造出来的。”尹烨说。
刘建妮和尹烨持相同观点,她分享了阅读的文献:2014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音乐是有天赋的”,在人类第4号染色体上,有和音乐感知相关的信息,第8号染色体上的一些位点和绝对音高感知相关,第16号染色体上有音乐记忆的信息……刘建妮认为,在此基础上,音乐天赋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化。
尹烨通过多年对基因的研究分析,认为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要“相信环境的作用,相信还有另外的可能”。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癌症基因。”刘建妮聊到“不能表达的基因”时举例说,关键在于外部环境是否激活这些基因,她认为,如果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癌症基因就不会被“激活”。
尹烨也为现场家长和孩子们分享了他的成长故事,其中让他对基因开始感兴趣的原因,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引导。
“我在天赋上并不出众。”尹烨说,父母在他小时候便常带他走进大自然,他也是在山海当中爱上了基因多样性。他呼吁家长们多带孩子出门看世界,让他们学会热爱生活,并在其中找到自己所爱。
活动结束后,现场的家长们表示,这样的暑期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更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和艺术的兴趣,提高了对“科学之美”的鉴赏力和感悟力。现场一位高中老师说:“通过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一次接触高端素质教育的机会,为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一名高中生说:“没想到科学知识可以和艺术结合得这样有趣巧妙!通过科学与艺术融合,教科书上的科学知识好像一下子活起来了,科学经典也变得更加亲近和容易阅读了。”
李瑞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6月18日下午,合肥市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市区学区划分招生工作方案正式公布。 今年的义务教育招生仍然遵从免试就近原则,小学入学儿童年龄原则上为截至2019年8月31日 ...
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记者朱海)8月6日上午,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举办“纵深推进‘铁拳’行动 严查民生领域违法行为”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2021年&ldquo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正式公布,佛山市喜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68项,获奖数量较去年增长41.6%,排名全省第三,占广东省获奖 ...
2025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该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据报道,这一超级工程项目总投资超1.2万亿元,装机容量达7000万至8100万千瓦,相当于3座三峡 ...
禄段古荔生命中的TA们_南方+_南方plus千年古荔跨越岁月的鸿沟结出饱满多汁的果实最离不开的便是人的守护禄段古荔一生中的TA们如何传递这千年的甘甜▼古荔守护人「古荔要守,要护,要巡,才能品味到荔枝跨 ...
赵春江院士:实现农业自主无人化关键是什么?_南方+_南方plus点击图片查看专题↑农机一响,种地不慌。智能机械设备的应用,一改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将农民双手从繁重的农事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效推 ...